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;一直不溫不火的3D電視技術看來是真要退出歷史舞臺了。近日就有相關消息表明,全球最大的兩家面板廠商LG與三星計劃在今年大幅削減甚至放棄3D電視產品線。
具體措施方面,LG今年打算將支持3D顯示的電視產品比例從去年的40%降至20%,而三星方面則更加激進,計劃不再推出3D電視新品,同時相關的3D眼鏡等配套設備也將很快停售。
3D電視也曾名噪一時
這年頭,誰還沒有個曾今呢?得益于2009年3D電影《阿凡達》的重磅登場和次年世界杯的開幕,促進了3D技術從電影熒幕向電視屏幕的延伸。接著經過近一年的市場培育后,在消費者中的認知度顯著提高,同時3D技術也日益成熟,價格趨向平民化,3D電視的銷量也在隨后幾年持續攀升。
這些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其實有過體現,早幾年間,大伙在選購電視產品的時候肯定沒少聽廠商和商家的宣傳:3D電視,身臨其境,震撼登場!諸如此類……就像現在電視廠商宣傳的4K和HDR一樣,3D技術確實能代表了電視的一個時代。
但不幸的是,經過幾年的發展,如今的3D電視依舊不溫不火,同時不知又有多少消費者家中電視的3D功能很久沒有開啟了,而那副3D眼鏡又身在何處。
體驗效果不佳是硬傷
是的,不知你是否還記得家中的那副3D眼鏡?由于技術的限制,早期的3D電視都是需要借助立體眼鏡的,這種3D眼鏡也分為兩種,就是大家常聽到的快門式和偏光式。
快門式3D的原理是通過提高畫面的快速刷新率,觀眾的兩只眼睛看到快速切換的不同畫面,并且在大腦中產生錯覺,便觀看到了立體影像。
偏光式3D是利用光線有“振動方向”的原理來分解原始圖像的,先通過把圖像分為垂直向偏振光和水平向偏振光兩組畫面,然后3D眼鏡左右分別采用不同偏振方向的偏光鏡片,這樣人的左右眼就能接收兩組畫面,再經過大腦合成立體影像。
但無論是快門式還是偏光式,都存在著觀看角度限制、畫面清晰度或亮度減半,容易導致眼疲勞、眼鏡有輻射、存在健康隱患等問題,總之用戶體驗不佳,觀眾接受但不認可。
裸眼3D難堪重任
難道3D技術在發展過程中就沒有想過改進么?答案是肯定的,并且還有著較大的突破,這就是裸眼3D技術。
裸眼3D,顧名思義就是無需借助眼鏡等工具直接由肉眼觀看到3D效果。這種做法也確實能規避佩戴3D眼鏡方面帶來的負面效果,其中最優秀的解決方案就是柱狀透鏡式技術。
柱狀透鏡式是使液晶屏的像平面位于透鏡的焦平面上,這樣在每個柱透鏡下面的圖像的像素被分成幾個子像素,這樣透鏡就能以不同的方向投影每個子像素。于是雙眼從不同的角度觀看顯示屏,就看到不同的子像素。算是一種很完美的解決方案,但其依然沒法解決眼疲勞和3D片源匱乏這兩個問題,同時還存在著與現有的LCD液晶工藝不兼容的毛病,技術一直不夠成熟,真正實現量產比較困難。
其實,國產品牌中長虹、TCL、海信、康佳、海爾都推出過裸眼3D電視;而國外品牌東芝、索尼、三星、夏普等也都有裸眼3D電視的亮相。雖然品牌、技術、尺寸不盡相同,但這些裸眼3D電視最后卻都無一例外的在市場上銷聲匿跡,不了了之了。
4K、HDR興起加速3D電視退出
上文提到,曾被寄予厚望的裸眼3D技術存在著與現有的LCD液晶工藝不兼容的問題,并且一直都沒有得到解決,同時由于用戶體驗并不好也導致3D電視口碑和銷量日漸走低。
研發成本過高、3D片源制作昂貴、市場反響不佳這些都導致商家慢慢的開始放棄3D電視技術,轉而將更多精力放到4K超高清、HDR、量子點以及OLED等技術上來。
是的,與其苦苦在3D電視技術上掙扎,卻又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,還不如在兼容性和實際體驗效果更好的4K、HDR等技術上發力。事實也證明,這種做法現在看來是正確的,4K如今已基本獲得市場和用戶廣泛認可。
VR或將取代3D電視技術
同時,加速3D電視退出的另外一個原因或許就是現在大熱的虛擬現實技術,VR有著很大的可能將取代和升華3D電視技術。不知大家是否留意過,二者存在著很多的相識點,都需要佩戴“眼鏡”、都是標榜著沉浸式體驗,同時VR目前也面臨著容易頭暈、資源缺乏、體驗不佳等早期問題。
但是相比3D電視的局限性,VR技術則要廣泛得多,同時效果也是更加的震撼,更別提現在一些十分簡易的VR頭戴已經能擁有不錯的視覺體驗了。如今進軍VR領域的廠商也是五花八門,大大小小、各行各業的廠商均有涉足,有國際巨頭,也有創業公司,做硬件、玩軟件的也都有,這點更是3D電視技術比不了的。
或許,與其在VR技術發展成熟后被徹底被淘汰,還不如趁現在體面的退出,留給3D電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,是時候準備說再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