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設計階段:增加不必要的設計成本
案例:小張通過熟人認識了一位設計師,設計師給了一套設計方案并附有大致預算,人工+輔材大約2.7萬元,整個基礎裝修(人工+輔材+主材)約6萬元左右,小張也比較滿意。第二天,他拿著裝修方案到建材市場打聽價格,發現30000元的主材預算絕對不可能,按設計要求,基礎裝修至少要超過10萬。
解讀:設計師賺取的是人工+輔材中的部分和帶業主去買材料的回扣,然而又不能把價格定得太高把業主嚇走,于是預算中人工+輔材是大頭,主材反而不那么重要了,等進場開工后,業主發覺主材太差要更換的時候,設計師就有了理由:業主自己要選貴的主材,原來的預算當然就不行了。
很多家裝公司的設計師會在設計上做手腳,增加不必要的成本,比如增加不必要的裝修項目,測量和設計時有意多報、謊報,加大工程量。消費者要裝修時首先不要急于尋找家裝公司,而是應全面系統地對自己的房屋進行評估,包括打算投入的資金是多少,對各種裝修材料進行一次市場調查,做到心中有數。同時可以咨詢、參考周圍最近剛裝修好房屋的設計樣式和朋友建議,有效控制成本。
類似陷阱:
1、免收設計費:有設計師用不收設計費來招攬顧客,但設計師會與建材商協議,只要設計師在設計中使用了他們的材料,最后由建材商給設計師或裝潢公司返款。
2、多做預算:家裝公司往往會在做預算時多算總價,這樣一來便于消費者討價還價,做個“順水人情”,家裝公司包主材的工程,往往會在丈量材料時進行估價,讓消費者多花不必要的材料費。
3、報價陷阱:一些裝修公司把一個報價項目分為多個單項來報價,如,將墻漆工程分成底漆、面漆等小項,每一小項看上去價格都不高,但加起來卻高出“一大截”。還有的在預算中故意漏掉一些裝修必有的固定項目,施工時消費者還必須為此付費。還有一些把已經淘汰的工藝或材料寫進預算中,業主不接受,裝修公司就要求加價。
4、合同陷阱:在簽合同時一定要認真閱讀有關違約賠償,有的合同上面寫的是所有損失賠償不超過合同總額的百分之十。這樣在簽訂后出了任何問題,裝修公司賠償很少,根本可以不負責任。
二、采購階段:材料偷換最常見
案例:最能“黑”錢的項目還是木芯板。我在合同中要求用正宗“某某牌”木芯板,我家需要做兩個大衣柜和一個大書柜,木芯板用量很大。做好之后感覺效果還不錯,但住了一段時間,發現不對。經過檢查,原來裝修工人開始買的是正宗“某某牌”木芯板,但我不在期間,他們又用其他牌子換掉了。
解讀:遇到比較精明的房主,工人們都同意一起去買料,但第一次肯定不會把料備齊,只買一部分,這一部分差不多都是按房主要求的價位買。以后他們自己去買材料時,當然就買便宜的。在購買時,不僅要和材料商在合同里寫好,使用某種型號某批次的一等品或合格品,在和工人一起購買材料時,也要寫好協議書,一定要一次性購買好材料,不夠時,要使用同等品牌同型號的材料。另外,做家具要板材,也需要合頁、拉手等五金件,如果當時沒寫好,最后在五金件上,也會吃虧。
類似陷阱:
1、同品牌低質材料:裝修公司在報墻面涂料時僅寫“某某漆”三個字,但在工地施工時采用的卻是最便宜的該品牌漆;有的裝修公司會趁業主不注意時將優質材料換成劣質材料。
2、地板警惕龍骨或踢腳線:有的裝修工人會在龍骨或踢腳線上動手腳,用不好的材料代替。另外,掌握木地板鋪裝數量的計算方法也很重要,買了多少,鋪了多少,剩下多少,這個賬要有數。
3、櫥柜動手腳:業主在合同上要求櫥柜用水晶防火板面板、某某品牌臺面、防潮板地柜。但裝修工人在訂購臺面時,用別的品牌替代臺面,防潮板則被換成了一般的木板。
4、涂料量不夠:涂料包裝有5升一桶的、10升一桶的,但是里面裝涂料的量卻不一定如包裝所標示的了,原因就是以體積標注的量消費者很難查驗。
三、施工階段:合同外工程使成本上升
案例:裝修時我和一個比較知名的裝飾公司簽了一份半包合同,并口頭承諾所有工程保修5年。開工第二天我去現場,發現工人在走墻壁上的電線只包了個塑料類的皮子,根本沒套管,在我的強烈要求下才套了管子。另外還想把一個插座移動20公分,可是他們卻把線拉出來重新跑,結果發生了幾十倍的費用。工程一周后,水電完工,我請內行人去驗收,發現電路分得不科學,讓工人改,可工人死活都不改,說是設計師設計好了,與他們無關,找裝飾公司,公司說設計圖我已簽字。
解讀:一個比較完整的家裝合同除了工程預算、設計圖紙以外,還應該包括關鍵施工項目的施工工藝、施工計劃以及甲乙雙方的材料采購單。在合同中寫清楚施工工藝,是一個約束施工方嚴格執行約定工藝做法、防止偷工減料的好方法。盡管合同里做了一些規定,但是大多比較粗淺,主要反映在對于材料的品牌、采購的時間期限以及驗收的辦法、驗收人員沒有做出明確規定,所以在合同文件中更要寫清楚施工細節。另外在裝修過程中做好跟蹤監督,監督施工中謊報用料、用工;監督防水、管線等重點施工時段,避免“隱蔽部位”留下隱患。
類似陷阱:
1、水電改造:改電項目時,按電線管路長度報價,實際卻按管內電線的長度計價,如果管路里面有3根電線,總價就要翻出3倍?;蛘咦呔€多繞路,增加管線使用長度。在裝飾公司和消費者簽訂家裝合同的時候,由于現場一些情況在這個時候不是很清楚,所以報價里一般標注的是水電改造的項目單價,而工程總費用是不包含水電改造的費用的。
2、涂料面積多收:裝修公司一般按照墻面面積收涂料費用,而且計算墻面涂料面積時,將要拆除的和改其他裝飾的墻面一并計算,重復計算總價,在裝修過程中要計算清楚,門窗、包暖氣的地方等墻面面積一定要剔除出來。
3、增收費用:很多合同中寫著增減項要交納管理費用。實際裝修中,消費者如感到原設計不合理,要求改動,家裝公司就要按合同收取減項或改動管理費才肯改動。所以在簽訂合同或補充協議時,一定要寫明,設計不符合要求或增加必要功能時,消費者有權免費增減項目。
四、售后階段:售后服務難以保障
案例:我家裝修找的是正規裝修公司,但在裝修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。比如洗手間的地漏不是最低點,維修了幾次,撬了地磚后,居然用玻璃膠補地磚。修來補去,我們跟著受苦受累,投訴也無門,監理和項目經理總是互相幫腔,總部的投訴中心毫無用處,每次接到投訴就指派監理去解決。兩年后水管漏水,打總機說過了保修期,不能維修,好容易轉到客服中心,客服說請維修工和我們聯系,結果過了1個多月,也沒有人找我聯系過。
解讀:現在大部分裝修公司在裝修合同上對裝修質量的約定都含糊其辭,一般寫“按國家有關標準執行”,但這個“有關標準”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質量要求,業主并不知道,最簡單的方法是在合同中寫清楚。
消費者住了半年、兩年或者五年的使用周期后,才能看出真正的問題。這么長的時間中有些公司已經解散,有的甚至連家裝市場都已倒閉,消費者根本無處索賠。因此,在簽訂家裝合同時,最好選擇有約束力的場合,如賣場內簽訂,還附帶賣場的合同,很多市場推出了先行賠付制度,對消費者都是很好的保障。
類似陷阱:
1、水、電、供熱管道改造等隱蔽工程質量差:剛開始裝修公司還負責維修,時間一長就以用戶使用不當等理由搪塞,拒絕維修或收費維修。
2、裝修公司出爾反爾:簽訂裝修合同時承諾的售后服務不兌現,出現質量問題不予維修,或在保修過程中以各種理由推脫。
3、利用消費者貪圖便宜的心理故意在裝修價格上讓利:引導消費者忽視售后服務環節,在簽訂合同時含糊其辭,出現問題后拖延了事。
以上就是關于挑選裝修公司謹防四大裝修陷阱的介紹,想了解更多關于裝修公司陷阱的相關資訊,敬請關注一起裝修網,更多,更好的裝修資訊盡在一起裝修網。